【钢铁要闻】
1.上半年钢企银行借款同比下降6.43%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发布信息称,受银行严控钢铁企业的贷款规模影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着不予增量、续贷困难、涨息和抽贷等问题。钢协也在信息发布中特别提到,“部分钢企经营风险加大,特别是资金风险更加突出,而防风险首要的就是要保证资金链不断裂。”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钢企银行借款同比下降6.43%,其中短期借款同比下降9%。而2013年上半年、2014年上半年,大中型钢企银行借款分别同比增长8.8%、6.39%。(证券时报网)
2.上半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68%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日前公布了2015年1-6月中国不锈钢粗钢生产、进出口、表观消费量的统计数据。
上半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1075.9万吨,同比增加7.2万吨,增长0.68%。
同期,进口不锈钢37.51万吨,同比减少了7.59万吨,降低了16.83%;出口不锈钢181.02万吨,同比减少了13.48万吨,降低了6.93%。(中国证券报)
3.韩国6月份进口中国彩涂钢板增长一倍
根据韩国钢铁协会发布的数据,韩国6月份从中国进口彩涂钢板4.56万吨,相比5月份增长近一倍,相比去年同期也增长34%。
韩国今年5月份从中国进口的彩涂钢板数量仅2.15万吨,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造成6月份进口数量的环比大增。也正因此,中国钢企降低6月份的产品价格,希望增加订单数量。(中国钢铁新闻网)
4.新日铁住金本财年税前利润预计大幅下滑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最大钢企新日铁住金本财年下调产量或将造成利润下滑,有关机构预计,新日铁住金本财年的税前利润可能降低20%至3700亿日元。
新日铁住金到目前为止尚未发布2015/16财年的财务预期,不过销售收入很可能会低于2014/15财年的5.61万亿日元。(中国钢铁新闻网)
5.河北地区钢厂减产预期增强
据悉,河北唐山地区本周已着手开展环保专项治理行动,以确保9月初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期间的空气质量,钢铁、焦化企业成为治理的重点对象。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阅兵期间出于环保考虑,要求降低30%的污染排放,成熟的钢厂可以通过加强操作管理实现,也可以开启除尘降污设备。还有一些钢厂可以提前多造一些烧结矿,为限产期间做准备。(期货日报)
6.钢厂减产引发铁矿石期货大幅反弹
昨日,铁矿石期货主力1601合约午盘封死涨停。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此轮铁矿石大涨主要是受到国内钢厂减产的带动,由于钢厂检修减产季来临,铁矿石库存会再次回升,铁矿石反弹行情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北京商报)
7.永兴特钢推1.02亿元员工持股计划
永兴特钢7月30日晚间披露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0人。该员工持股计划设立时资金总额不超过10,200万元。(证券时报)
8.包钢与法孚集团合作签约
7月29日,包钢(集团)公司与法孚集团汽车板生产技术合作签约仪式在包钢举行。此举标志着包钢在汽车板材生产技术领域正同国际先进企业联手,双方将共同推动包钢稀土钢汽车板材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发展。(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9.铁矿石价格跌跌不休 淡水河谷仍盈利16.8亿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公司(Vale SA)日前公布财报称,该公司第二季度扭亏为盈,主要由于受到产量增长和成本削减措施的支撑。淡水河谷公司仍在继续争夺市场份额,给其澳大利亚竞争对手带来了压力。
据财报显示,尽管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但淡水河谷公司仍旧实现了16.8亿美元的净利润,一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金融界)
10.必和必拓计划削减百名总部工作人员
据相关报道,全球矿业巨头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打算在未来的几年里削减其在墨尔本总部的大约100名工作人员,该公司一直在努力设法在矿产价格暴跌之际降低管理费用和精简公司业务。(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宏观经济】
1.上半年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呈现三大亮点
7月30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发布的公告称,1月—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其中6月份增长6.8%,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已连续3个月呈现小幅回升态势。
公告称,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三大亮点。
首先,高耗能行业增长放缓,产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其次,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趋稳,利润情况好于工业整体。
再次,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代表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品快速增长。(资本证券网)
2.财政部点名九部门 催收存量资金
7月3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情况的通报》,首次披露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收回财政存量资金共计2569亿元,但一些中央部门和地方部门仍未按时上交。
为此,财政部点名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资委等九部门,称这些部门仍未按要求交回财政存量资金,并公布金额共22.52亿元。(第一财经日报)
3.7大类重大工程包已完成投资3.3万亿元
7月30日,发改委就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举行发布会。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截至上半年,7大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万亿元。(中国证券报)
4.利率市场化接近尾声:大额存单发行主体扩至102家
7月30日,外汇交易中心发布通知,决定扩大大额存单主体范围,发行机构由目前的9家扩大至102家。
这也意味着,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93家基础成员将全部纳入大额存单的发行主体。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额存单扩容的更是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制度准备进一步完善,此后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将是利率市场化最后一步。(中证网)
5.武汉金改方案正式发布 将设2千亿长江经济带基金
日前,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正式发布。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是,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线,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除此之外,发布会上还宣布将成立2000亿元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力争在今年内设立首家民营银行等内容。(上海证券报)